设为首页 |   加入收藏 |   在线互动 |   联系我们

主办单位: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

         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

         邯郸市荀子研究会

协办单位:邯郸学院荀子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邯郸市旅游局  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

承办单位:邯郸市荀子中学

运维单位:荀卿庠读书会

原著与翻译
兰陵荀子文化园
当前页面  /  首页  /  兰陵荀子文化园
荀子与沂蒙兵学-焦子栋
发表时间:【2020/4/6 21:45:30】 浏览次数:4714次
荀子与沂蒙兵学
(兰陵后学  焦子栋)


战国时期,七雄争霸,战事不断,诸侯之间的战争规模越打越大,次数越来越频繁,战争成为时代发展的重心,军事和

国防对于国家命运至关重要。荀子从 “以礼义治国”的最高原则出发,认为“以礼义治军”亦是军事与国防的最高原则。“礼

义”的根本就是维护好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处理不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,政权就会被推翻,国家就会灭亡,天

下就会大乱。故荀子讲“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。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”(《王制》)

荀子兵学思想是儒家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,集中体现在他的《议兵》篇之中。荀子心中的军队应是王者之兵、

仁义之兵。王者之兵、仁义之兵堂堂正正,不需要“权谋”与“势诈”。“王者之兵”是“仁义之兵”与“威武之兵”的有机结合。这

其实是荀子“王道霸道兼取”治国思想在兵学上的具体体现。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军队就可能成为“虎狼之师”,危害

天下;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,“仁义之师”也会徒有虚名,很难做到“禁暴除害。”

“彼兵者,所以暴除害也,非争夺也。故仁者之兵,所存者神,所过者化,若时雨之降,莫不说喜。是以尧伐驩兜,舜伐

有苗,禹伐共工,汤伐有夏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此四帝两王,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。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

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,德盛于此,施及四极。”(《王制》)这里既是荀子“礼义治军”最高军事原则为指导,建设“仁

义之兵”的具体要求,亦是对“止戈为武”(《左传》)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 (《孙子兵法》)等兵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。

荀子认为“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”“在乎善附民”;要“壹民、附民”,就必须“隆礼”“贵义”“好士”“爱民”“政令信”“赏重”“刑

威”“权出一”,才能“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”,进而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。这是对儒家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基本治国理念的

继承与发展。

荀子还论及具体的战略战术原则——六术、五权、三至、五无圹。

“六术”—— “制号政令欲严以威;庆赏刑罚欲必以信;处舍收臧(同“藏”)欲周以固;徙举进退欲安以重,欲疾以速;窥

敌观变欲潜以深,欲伍以参;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,无道吾所疑。” (《议兵》)用现在的话说就是:“制度、号召、政

策、命令,必须严肃而有威势;奖赏刑罚,必须坚决实行而有信用;军队驻扎的营垒和收藏物资的军库,必须周密而坚

固;转移、发动、进攻、撤退,既要安全而稳重,又要紧张而迅速;侦探敌情、观察其变动,既要隐蔽而深入,又要多

方比较而反复检验;应对敌人进行决战,一定要根据自己已了解清楚的情况去行动,不要根据自己怀疑的情况去蛮干。”

“五权”——“无欲将而恶废,无急胜而忘败,无威内而轻外,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,凡虑事欲孰(同“熟”)而用财欲泰。” 

(《议兵》)用现在的话说就是:“不要只顾拼命前进而不注意休息;不要急于求胜而忽略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;不要只

对内威严而对外轻敌;不要只知用兵之利,而不知用兵之害;用兵方案要深思熟虑,后勤物资必须有绝对保障。”

“三至”——“不受命于主有三: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,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,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。” (《议兵》)用现

在的话说就是:“前敌将领对于君王的命令暂时不接受有如下三情况:宁可自己被君王所杀,也不可以使自己率领的军

队驻扎在不利之地,也就是说要占据有利地形;宁可自己被君王所杀,也不可以使自己率领的军队去打无把握取胜的战

斗;宁可自己被君王所杀,出不可以使自己率领的军队去欺负老百姓,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。”“三至”就是三条最高兵学

原则。后来有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亦是从此演化而来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这就需要前敌将领在“战”与“不战”之间

马上做出应急性抉择,否则就会贻误战机,或不能败敌,或为敌所败。

“五无圹”——敬谋无圹(同“旷”),敬事无圹,敬吏无圹,敬众无圹,敬敌无圹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:“慎重谋划、慎重

对待军务、慎重对待部属官员、慎重对待士兵、慎重对待敌人。”



一、荀子对姜尚兵学思想的传承

从宏观上讲,如果把周公的“制礼作乐”归于“文治”,那么就可以把姜尚的“兵权”“奇计”归于“武功”。荀子以“礼义”为统领,

这是周公、孔子的对他的影响;以“禁暴除害”为统领,这是姜尚对他的影响。

根据已有的史料证明,荀子至少三次到过齐国,前后在20年左右,其中在前278年至前265年的13年间在稷下学宫“三为

祭酒,最为老师”,因此,荀子必然受到姜尚、管仲、司马穰苴、孙膑等人思想的影响。况且,百家争鸣之中必有兵家

参与。

荀子把大臣划分为四档:“人臣之论(通“伦”):有态臣者,有篡臣者,有功臣者,有圣臣者”,接着给出了“上则能尊君,

下则能爱民,政令教化,刑下如影,应卒(同“猝”)遇变,齐给如响,推类接誉(通“与”),以待无方,曲成制象,是

圣臣者也”的判断标准。并且认为商代的伊尹、周代的姜尚属于圣臣之列:“殷之伊尹、周之太公,可谓圣臣矣。”(《臣

道》)足证姜尚在荀子心中地位之崇高。因为圣臣是最高境界的大臣。同时证明了姜尚的治国思想、兵学思想对荀子的

影响之深。

姜尚(约前1156—前1017年),姜姓,吕氏,一名望,字子牙,别号飞熊,“东海(今山东日照沿海一带。晋代张华《博

物志》:“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,太公望所出也”;《水经注·齐乘》:“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,棘津在琅邪海曲,太

公望所出”。汉代“海曲”在今山东日照一带,“莒州”今日照所辖莒县一带)上人”。

相传姜尚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,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,被封为“太师”,称“太公望”,俗称太公(沂蒙民间俗

称“姜太公”),被周武王尊为“师尚父”。姜尚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,是齐国的缔造者,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、最高军事

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,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、军事家与政治家。

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记载说:“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,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,其事多兵权与奇计,故後世之言兵及周

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。”也就是说姜尚中国古代兵学的鼻祖。

世传姜尚著有《太公兵法》(又称《六韬》)一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道家类曾有著录曰:“《太公》二百三十七篇。吕望

为周师尚父,本有道者。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。《谋》八十一篇,《言》七十一篇,《兵》八十五篇。”

1972年4月,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关于《太公兵法》的就有五十多枚,证明《太公兵法》至少在西汉时已经广

泛流传。“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”,尽管《太公兵法》一书不全是姜尚的亲笔,但基本上反映了姜尚的兵学思

想,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。

1、在“政治攻势”高于“军事攻势”上的传承
《太公兵法·文韬》指出:“大明发而万物皆照,大义发而万物皆利,大兵发而万物皆服。”

荀子《王霸》篇指出:“其法治,其佐贤,其民愿,其俗美,而四者齐,夫是之谓上一。如是则不战而胜,不攻而得,

甲兵不劳而天下服。故汤以亳,武王以鄗,皆百里之地也,天下为一,诸侯为臣,通达之属莫不从服,无它故焉,四

者齐也。”能够依法治国、选贤任能,上下团结一致,风俗美好,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最强大的力量。

2、在利益驱动原则上的传承

《太公兵法·文韬》在记述周文王向姜尚请教如何能够赢得民心时,姜尚的回答是:“缗微饵明,小鱼食之;缗调饵香,

中鱼食之;缗隆重饵丰,大鱼食之。夫鱼食其饵,乃牵于缗;人食其禄,乃服于君。故以饵取鱼,鱼可杀;以禄取人,

人可竭;以家取国,国可拔;以国取天下,天下可毕。呜呼!曼曼绵绵,其聚必散;嘿嘿昧昧,其光必远。微哉!圣人

之德,诱乎独见。乐哉!圣人之虑,各归其次,而树敛焉。” 

在荀子的《富国》篇中亦有类似的论述:“不利而利之,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;不爱而用之,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。

利而后利之,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;爱而后用之,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。利而不利也,爱而不用也者,取天下矣。

利而后利之,爱而后用之者,保社稷也。不利而利之,不爱而用之者,危国家也。”

姜尚与荀子的这些观点,总括起来就是今天所讲的利益驱动。姜尚注重的是直接利益交换,荀子注重的是间接利益交换。
在具体论述如何赢得民心时,《太公兵法·文韬》讲了四个“天下归之”。
第一、仁之所在,天下归之

“同天下之利者,则得天下;擅天下之利者,则失天下。天有时,地有财,能与人共之者,仁也。仁之所在,天下归之。”

这里是讲要学会利益分享。

第二、德之所在,天下归之
“免人之死,解人之难,救人之患,济人之急者,德也。德之所在,天下归之。”这与荀子所讲“兵者,禁暴除害”相一致。
第三、义之所在,天下赴之
“与人同忧、同乐、同好、同恶者,义也;义之所在,天下赴之。”这仍然是在讲利益分享。
第四、道之所在,天下归之

“凡人恶死而乐生,好德而归利,能生利者,道也。道之所在,天下归之。”这里继续说明利益驱动原则的有效性,同时

也提出了与荀子“人之性恶”相类的观点——“凡人恶死而乐生”。荀子在《性恶》篇中说:“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

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疾恶焉,顺是,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焉,顺是,故淫乱

生而礼义文理亡焉。”

3、在强调:不战而屈人之兵“上的传承
《太公兵法·龙韬》指出:“故善战者,不待张军;善除患者,理于未生;善胜敌者,胜于无形;上战无与战。”

荀子《议兵》篇指出:“王者有诛而无战,城守不攻,兵格不击,上下相喜则庆之,不屠城,不潜军,不留众,师不越

时。”“彼兵者,所以禁暴除害也,非争夺也。故仁者之兵,所存者神,所过者化,若时雨之降,莫不说喜。是以尧伐驩

兜,舜伐有苗,禹伐共工,汤伐有夏,文王伐崇,武王伐纣,此四帝两王,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。故近者亲其善,

远方慕其德,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,德盛于此,施及四极。” 

中国传统兵学认为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姜尚与荀子均持此观点。
4、在“天时地利人和”三要素上的传承
《太公兵法·虎韬》指出:“将必上知天道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。”
荀子《王霸》篇指出:“上不失天时,下不失地利,中得人和,而百事不废。”

两军之战是综合势力的较量,两将临敌之变是综合素养的较量。这在解放战争时期 “鲁南大捷”上体现的更为真切。天降

雨雪,这是人民军队所战之天时;“鲁南泥泞行不得”,是言国民党第二十六整编师及第一快速纵队陷入走不动、爬不动

的“糖稀湖”(天下雨雪,使得兰陵古镇北部的田野成为又粘又稠的“糖稀”);三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不得民心,特

别是沂蒙解放区的人民大众更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同仇敌忾。



二、荀子对左丘明兵学思想的传承

左丘明,生卒不详,为孔子(前551-前479年)同时代人,春秋时鲁国向邑(今兰陵县向城镇)人。作为中国古代史学

界的杰出代表,开创编年史、国别史的的先河,运用洗炼凝重的笔法,选剪丰富翔实的史料,为中华民族留下了《春秋

左氏传》(以下简称《左传》)及《国语》这两座历史文化宝库。《左传》是儒家经典“五经”或“十三经”之一。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载:“子曰: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”以

上材料证明,左丘明与孔子一样都是儒家推崇的圣人。司马迁称左丘明为“鲁之君子”。

汉代刘向在《别录》中说:“左丘明授曾申,申授吴起,起授其子期,期授楚人铎椒。铎椒作《钞撮》八卷授虞卿,虞

卿作《钞撮》九卷授荀卿,荀卿授张苍。”

在这个师承关系中,吴起(约前440-前381年)是战国初期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改革家,兵家代表人物。吴起一生历仕

鲁、魏、楚三国,通晓兵家、法家、儒家三家思想,在内政、军事上都有极高成就。在楚国时,曾主持“吴起变法”。后

因变法得罪贵族,惨遭杀害。因此,除了《左传》本身的兵学思想,在传授的过程必然渗透吴起的兵学思想。

1、在 “兵事不可避免”,“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”上的传承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谁能去兵?兵之设久矣……圣人以兴,乱人以废,废兴存亡昏明之术,皆兵之由也。而子求

去之,不亦诬乎?”《议兵》:“兵者,禁暴除害也。”皆是讲兵事不可避免。

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三年》;“征伐以讨其不义”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“凡君不道于其民,诸侯执而讨之。”
“禁暴除害”之“禁暴除害”即是“正义之战”,为天下人带来“暴、害”的战争即不义之战。
2、在“必须以礼义为用兵之统领”上的传承

《左传·鲁隐公十一年》:“君子谓:‘郑庄公于是乎有礼。礼,经国家,定社稷,序民人,利后嗣者也。许无刑而伐之,

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’郑伯使卒出豭,行出犬鸡,以诅射颍考叔

者。君子谓:‘郑庄公失政刑矣。政以治民,刑以正邪,既无德政,又无威刑,是以及邪。邪而诅之,将何益矣!’”

荀子《议兵》:“礼者,治辨之极也,强国之本也,威行之道也,功名之总也,王公由之,所以得天下也;不由,所以

陨社稷也。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,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,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,由其道则行,不由其道则则废。”

3、在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上的传承

《左传·鲁禧公二十八年》在晋、楚城淮之战后,分析楚国战败的原因时指出:“非神败令尹,令尹其不勤民,实自败

也”;分析晋国之所以取胜,最根本的就是晋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民众的坚决支持,使“民听不惑,而后用之”,最后

得出结论:“无众必败”。

荀子认为“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”“在乎善附民。”


三、荀子对孙膑兵学思想的传承

孙膑,出生于阿、鄄之间(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),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0年至前320年之间,著名军事家孙

武的后代。相传孙膑与庞涓在蒙山拜以鬼谷子为号的王栩(沂蒙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)为师学习兵家纵横之术。后因

在魏国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,所以史称“孙膑”。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,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,辅佐齐国大

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,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,奠定了齐国的霸业。著有《孙膑兵法》一书,亦称《齐孙

子》。此书先是亡佚,到了1972年4月的时候,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有关《孙膑兵法》的竹简。这部分竹简经

专家们长期研究整理,最后确定为16篇。这16篇虽然远非《齐孙子》的原貌,但理论价值却十分珍贵。

1、对“天时地利人和”思想的传承

《孙膑兵法·八阵》:“夫安万乘国,广万乘王,全万乘之民命者,唯知道。知道者,上知天之道,下知地之理,内得

其民之心,外知敌之情,阵则知八阵之经,见胜而战,弗见而诤,此王者之将也。”

《孙膑兵法·月战》篇:“天时,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虽胜有央(同‘殃’)。”
荀子《王霸》篇:“上不失天时,下不失地利,中得人和,而百事不废。”

孙膑、荀子都强调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,中得人和。特别是得到民众的支持,才是制胜之本。显

然荀子“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”“在乎善附民”是受孙膑兵学思想的启发。

2、对“人最为天下贵”思想的传承
《孙膑兵法·月战》篇:“天地之间,莫贵于人。”

荀子《王霸》篇:“水火有气而无生,草木有生而无知,禽兽有知而无义,人有气、有生、有知,亦且有义,故最为

天下贵也。”在人“最为天下贵”这一点上,荀子更是受孙膑的影响。

3、对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思想的传承
《孙膑兵法·八阵》篇:“险易必知生地、死地,居生墼(同‘击’)死。”

荀子《议兵》篇:“窥敌观变欲潜以深,欲伍以参;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,无道吾所疑”。孙膑与荀子的观点都是对孙

武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的发展与创新。

4、对“和合”思想的继承

我们先来看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对著名的“田忌赛马”故事的记述:忌(指田忌)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。孙子见其

马足不甚相远,马有上、中、下辈。于是孙子(指孙膑)谓田忌曰:“君弟重射,臣能令君胜。”田忌信然之,与王及

诸公子逐射千金。及临质,孙子曰:“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,取君上驷与彼中驷,取君中驷与彼下驷。”既驰三辈毕,

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,卒得王千金。

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:
《论语》总计21600余字,使用“和”字8次,使用频率为0.37‰;
《孟子》总计44900余字,使用“和”字3次,使用频率为0.07‰;
《荀子》三十二篇总计75100余字,使用“和”字75次,使用频率为1.00‰。

因此,可以看出荀子对“和”字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孔、孟两家,这也反映出齐文化较之鲁文化更具“和”的特色。关注“和”

就是看问题做事情要多从整体与全局方面出发,也就是荀子反复强调的“维齐非齐”。强调“维齐非齐”就是强调优势互补,

即着眼于整体效能的最大化,现在也叫“群体优势”、“整合优势”、“和合优势”。因此,“和”字更适宜于荀子所主张的“明

分使群”,也就自然导出“和(整体、全局、长远)”与“别(不同,个体,局部,眼前)”的辩证统一。

领兵打仗是一项系统工程,兵员调动,兵器准备,粮草运送,敌我双方态势,天文气象、地理交通等都是军队指挥员

必须通盘考量的因素,怎样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现击败敌人,这就要对影响战争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与决断。显然要

从整体或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。

我们知道1972年4月,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用竹简书写的先秦古籍包括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兵法》《六韬》《尉

缭子》《墨子》《管子》《晏子春秋》《相狗经》《曹氏阴阳》等。在前面我们讨论了姜尚兵学思想对荀子的影响,

主要是通过《六韬》之书进行分析。不选择《孙子兵法》进行分析对比,是因为《孙子兵法》里有“兵者,诡道也”的

论述。荀子认为“仁者之兵”“王者之师”堂堂正正,是不可以被欺诈的。因此,本专题没有把孙武兵学思想列入专论。





四、诸葛亮对荀子兵学思想的传承

诸葛亮(181-234年),字孔明,号卧龙,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著名的政治家、

军事家。诸葛亮的治军实践的长处在于治军和战略谋划,其兵学思想在《隆中对》《出师表》《将苑》均有体现。

荀子主张“隆礼重法”,他的弟子韩非、李斯又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诸葛亮儒法兼取,显然是对荀子治国治军思想

的直接传承。

1、在“兵者,禁暴除害”上的传承
荀子在《议兵》篇中指出:“彼兵者,所以禁曓除害也,非争夺也。”
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指出:“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

于旧都。”

荀子与诸葛亮都志在一统天下,因为只有天下统一才能消除战乱纷争,进而造福天下苍生。凡阻碍天下统一、祸害天

下苍生者即是“暴”,即是“害”,即是“奸凶”。

2、在“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”上的传承

荀子在《天论》篇中指出:“大天而思之,孰与物畜而制之?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?望时而待之,孰与应时

而使之?因物而多之,孰与骋能而化之?思物而物之,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?愿于物之所以生,孰与有(通“右”)物

之所以成?故错(同“措”)人而思天,则失万物之情。”

诸葛亮在《隆中对》中指出:“曹操比於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,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”

诸葛亮在《将苑》中指出:“夫行兵之势有三焉:一曰天,二曰地,三曰人。天势者,日月清明,五星合度,彗孛不殃,

风气调和;地势者,城峻重崖,洪波千里,石门幽洞,羊肠曲沃;人势者,主圣将贤,三军由礼,士卒用命,粮甲坚备。

善将者,因天之时,就地之势,依人之利,则所向者无敌,所击者万全矣。”

军国大事皆注重“天时地利人和”三要素,但是三者之中以发挥人的主观努力是最主要的。即孟子所说:“天时不如地利,

地利不如人和。”荀子强调的是“制天命而用”,诸葛亮强调的是“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”

《隆中对》通篇皆是“人谋”“人为”:“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於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,

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

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

西通巴、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

祖因之以成帝业。刘璋闇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於四海,

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,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脩政理;天下有变,则命一

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

汉室可兴矣。” 

3、在“依法治军”上的传承

荀子之治国治军皆主“隆礼重法”,他在:《议兵》篇中指出:“制号政令欲严以威;庆赏刑罚欲必以信”。“士服民安,

夫是之谓大凝,以守则固,以征则强,令行禁止,王者之事毕矣。”

《三国志·张裔传》对诸葛亮依法治军的论述是:“赏不遗远,罚不阿近,爵不可以无功取,刑不可以贵势免。”

诸葛亮在《将苑》中指出:“夫出师行军,以整为胜。若赏罚不明,法令不信,金之不止,鼓之不进,虽有百万之师,

无益于用。”

以法治军就是今天所讲“加强纪律性,无往而不胜。”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,一支军队只有纪律严明,才能在行动

上步调一致,“令行禁止”才能攻必克、守必固、战必胜。

4、在“赋予领兵统帅以应变之权”上的传承

荀子在《议兵》篇中认为必须赋予前敌统帅三种应变之权:“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,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,可杀而不可

使欺百姓”。

诸葛亮在《将苑》中指出:“夫将者,人命之所县也,成败之所系也,祸福之所倚也。”因此要赋予前敌统师以应变之

权。诸葛亮并引用孙武、周亚夫两位著名将领的的观点加以证明:“故孙武曰:‘将之出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亚夫曰:‘军

中闻将军之命,不闻有天子之诏。’”





五、何承天对荀子兵学思想的传承

何承天(370-447年),东海郯(今山东兰陵县长城镇长城村)人。南朝宋代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、天文学家和音律

学家,博通经史。官至御史中丞。

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七国竞雄,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三国争锋。何承天所处的时代属于南北分治时代,不论南方还是北

方都欲一统天下,南北竞争在所难免。同政治、经济竞争相比,军事竞争犹为突出。何承天的《安边论》正是基于南

北军事竞争的实际,提出了“安边制敌”的战略思想。

《安边论》不仅对刘宋王朝及整个南朝的军事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,而且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
《宋书》作者沈约赞曰:“承天《安边论》,博而笃矣。”

附:《安边论》

汉世言备匈奴之策,不过二科,武夫尽征伐之谋,儒生讲和亲之约,课其所言,互有远志。加塞漠之外,胡敌掣肘,

必未能摧锋引日,规自开张。当由往年冀土之民,附化者众,二州临境,三王出籓,经略既张,宏图将举,士女延望,

华、夷慕义。故昧于小利,且自矜侈,外示余力,内坚伪众。今若务存遵养,许其自新,虽未可羁致北阙,犹足镇静

边境。然和亲事重,当尽庙算,诚非愚短,所能究言。若追踪卫、霍瀚海之志,时事不等,致功亦殊。寇虽习战未久,

又全据燕、赵,跨带秦、魏,山河之险,终古如一。自非大田淮、泗,内实青、徐,使民有赢储,野有积谷,然后分

命方、召,总率虎旅,精卒十万,使一举荡夷,则不足稍勤王师,以劳天下。

何以言之?今遗黎习乱,志在偷安,非皆耻为左衽,远慕冠冕,徒以残害剥辱,视息无寄,故繦负归国,先后相寻。

虏既不能校胜循理,攻城略地,而轻兵掩袭,急在驱残,是其所以速怨召祸,灭亡之日。今若遣军追讨,报其侵暴,

大翦幽、冀,屠城破邑,则圣朝爱育黎元,方济之以道。若但欲抚其归附,伐罪吊民,则骏马奔走,不肯来征,徒兴

巨费,无损于彼。复奇兵深入,杀敌破军,苟陵患未尽,则困兽思斗,报复之役,将遂无已。斯秦、汉之末策,轮台

之所悔也。

安边固守,于计为长。臣以安边之计,备在史策,李牧言其端,严尤申其要,大略举矣。曹、孙之霸,才均智敌,江、

淮之间,不居各数百里。魏舍合肥,退保新城,江陵移民南涘,濡须之戍,家停羡溪。及表陵之屯,民夷散杂,晋宣

王以为宜从江南以北岸,曹爽不许,果亡柤中,此皆前代之殷鉴也。何者?斥候之郊,非畜牧之地,非耕桑之邑。故

坚壁清野,以俟其来,整甲缮兵,以乘其敝。

虽时有古今,势有强弱,保民全境,不出此涂。要而归之有四:一曰移远就近;二曰浚复城隍;三曰纂偶车牛;四曰

计丁课仗。良守疆其土田,骁帅振其风略。搜猎宣其号令,俎豆训其廉耻。县爵以縻之,设禁以威之。徭税有程,宽

猛相济。比及十载,民知义方。然后简将授奇,扬旌云朔,风卷河冀,电扫嵩恒,燕弧折却,代马摧足,秦首斩其右

臂,吴蹄绝其左肩,铭功于燕然之阿,飨徒于金微之曲。

寇虽乱亡有征,昧弱易取,若天时人事,或未尽符,抑锐俟机,宜审其算。若边戍未增,星居布野,勤惰异教,贫富

殊资,疆场之民,多怀彼此,虏在去就,不根本业,难可驱率,易在振荡。又狡虏之性,食肉衣皮,以驰骋为仪容,

以游猎为南亩,非有车舆之安,宫室之卫。栉风沐雨,不以为劳;露宿草寝,维其常性;胜则竞利,败不羞走,彼来

或骤,而此已奔疲。且今春逾济,既获其利,乘胜忸忄犬,未虞天诛,比及秋末,容更送死。猋骑蚁聚,轻兵鸟集,

并践禾稼,焚爇闾井,虽边将多略,未审何以御之。若盛师连屯,废农必众,驰车奔驲,起役必迟,散金行赏,损费

必大,换土客戍,怨旷必繁。孰若因民所居,并修农战,无动众之劳,有捍卫之实,其为利害,优劣相县也。

一曰移远就近,以实内地。今青、兖旧民,冀州新附,在界首者二万家,此寇之资也。今悉可内徙,青州民移东莱、

平昌、北海诸郡,泰山以南,南至下邳,左沭右沂,田良野沃,西阻兰陵,北扼大岘,四塞之内,其号险固。民性

重迁,暗于图始,无虏之时,喜生咨怨。今新被钞掠,余惧未息,若晓示安危,居以乐土,宜其歌抃就路,视迁如归。

二曰浚复城隍,以增阻防。旧秋冬收敛,民人入保,所以警备暴客,使防卫有素也。古之城池,处处皆有,今虽颓毁,

犹可修治。粗计户数,量其所容,新徙之家,悉著城内,假其经用,为之闾伍,纳稼筑场,还在一处。妇子守家,

长吏为师,丁夫匹妇,春夏佃牧。寇至之时,一城千室,堪战之士,不下二千,其余羸弱,犹能登陴鼓噪。十则围

之,兵家旧说,战士二千,足抗群虏三万矣。

三曰纂偶车牛,以饰戎械。计千家之资,不下五百耦牛,为车五百两。参合钩连,以卫其众。设使城不可固,平行

趋险,贼所不能干。既已族居,易可检括。号令先明,民知夙戒。有急征发,信宿可聚。

四曰计丁课仗,勿使有阙。千家之邑,战士二千,随其便能,各自有仗,素所服习,铭刻由己,还保输之于库,出

行请以自卫。弓干利铁,民不办得者,官以渐充之,数年之内,军用粗备矣。

臣闻军国异容,施于封畿之内;兵农并修,在于疆场之表。攻守之宜,皆因其习,任其怯勇。山陵川陆之形,寒暑

温凉之气,各由本性,易则害生。是故戍申作师,远屯清济,功费既重,嗟怨亦深。以臣料之,未若即用彼众之易

也。管子治齐,寄令在民;商君为秦,设以耕战。终申威定霸,行其志业,非苟任强,实由有数。梁用走卒,其邦

自灭;齐用技击,厥众亦离。汉、魏以来,兹制渐绝,搜田非复先王之礼,治兵徒逞耳目之欲,有急之日,民不知

战,至乃广延赏募,奉以厚秩,发遽奔救,天下骚然。方伯刺史,拱手坐听,自无经略,唯望朝廷遣军,此皆忘战

之害,不教之失也。

今移民实内,浚治城隍,族居聚处,课其骑射,长吏简试,差品能不,甲科上第,渐就优别,明其勋才,表言州郡。

如此则屯部有常,不迁其业。内护老弱,外通官涂,朋曹素定,同忧等乐,情由习亲,艺因事著,昼战见貌足相识,

夜战闻声足相救,斯教战之一隅,先哲之遗术。论者必以古城荒毁,难可修复。今不谓顿便加功,整丽如旧,但欲

先定民,营其闾术,墉壑存者,因而即之,其有毁缺,权时栅断。足以御彼轻兵,防遏游骑,假以方将,渐就只立。

车牛之赋,课仗之宜,攻守所资,军国之要,今因民所利,导而率之。

耕农之器,为府库之宝,田蚕之氓,兼城之用,千家总倍旅之兵,万户具全军之众。兵强而敌不戒,国富而民不劳,

比于优复队伍,坐食廪粮者,不可同年而校矣。

今承平未久,边令弛纵,弓竿利铁,既不都断,往岁弃甲,垂二十年,课其所住,理应消坏。谓宜申明旧科,严加

禁塞,诸商贾往来,幢队挟藏者,皆以军法治之。又界上严立关候,杜废间蹊。城保之境,诸所课仗,并加雕镌,

别造程式。若有遗镞亡刃,及私为窃盗者,皆可立验,于事为长。又钜野湖泽广大,南通沭、泗,北连青、齐,有

旧县城,正在泽内。宜立式修复旧堵,利其埭遏,给轻舰百艘。寇若入境,引舰出战,左右随宜应接,据其师津,

毁其航漕。此以利制车,运我所长,亦微御敌之要也。



1、在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上的传承

荀子在《议兵》篇中说:“士服民安,夫是之谓大凝,以守则固,以征则强,令行禁止,王者之事毕矣。”国家政通人

和是最高境界的凝聚,上下团结如一人,防守的时候就会坚固无比,出征的时候就会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。

何承天认为:“耕农之器,为府库之宝,田蚕之氓,兼城之用,千家总倍旅之兵,万户具全军之众。兵强而敌不戒,

国富而民不劳,比于优复队伍,坐食廪粮者,不可同年而校矣。”不要小看边境地区耕田植桑的百姓群众,把他们发

动起来,比万里长城还要坚固。把1000家组织起来,比防守边关的一旅之兵还要多出数倍;把10000家组织起来,

就相当于防守边关的一军之众。寓兵于民,潜在的军事力量就会大增,敌方却不加戒备;寓兵于民,国家因此富强,

百姓民众却没有增加负担;寓兵于民,胜于单纯的驻守军队,因为驻守军队只靠国家供养,而不能生产自给(“戍申

作师,远屯清济,功费既重,嗟怨亦深”)。因此,单纯的依靠军队防守边关,远远低于在边境地区的寓兵于民的功效。

荀子是从政治高度来论述百姓群众的支持是最强大的国防力、军事力;何承天的“寓兵于民”的战略设想亦是基于荀子

的观点,进一步提出要积极主动地把百姓群众发动起来、组织起来,更是对荀子凝聚民心的创新与发展,亦可见到

商鞅变法与曹操屯田制对他的启发。

何承天的“寓兵于民”之所以有商鞅变法的印痕,我们可以直接从荀子的记述中看到。荀子对“秦之锐士”的记述是:“秦

人,其生民陿阸,其使民也酷烈,劫之以势,隐之以阸,忸之以庆赏,鳅之以刑罚,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,非

斗无由也。阸而用之,得而后功之,功赏相长也,五甲首而隶五家,是最为众强长久,多地以正(通“征”),故四世

有胜,非幸也,数也。”其中重要的一条是“五甲首而隶五家”,此即备受后世攻击的“连坐之法。”但客观地讲,“五甲

首而隶五家”之法就是最早的“寓兵于民”。

2、“自觉按富国强兵的规律行事”上的传承

在秦国国相范雎问及荀子进入秦国考察后有什么感想时,荀子是这样回答范雎的:“其固塞险,形势便,山林川谷美,

天材之利多,是形胜也。入境,观其风俗,其百姓朴,其声乐不流污,其服不挑(同“佻”),甚畏有司而顺,古之民

也。及都邑官府,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、敦敬、忠信而不楛,古之吏也。入其国,观其士大夫,出于其门,入于公门,

出于公门,归于其家,无有私事也,不比周,不朋党,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,古之士大夫也。观其朝廷,其闲听决

百事不留,恬然如无治者,古之朝也。故四世有胜,非幸也,数也。”

何承天在《安边论》中指出:“管子治齐,寄令在民;商君为秦,设以耕战。终申威定霸,行其志业,非苟任强,实

由有数。”

荀子与何承天在论及秦国的富国强兵都用了一个“数”字,这个“数”就是富国强兵的规律。
3、在“治军的最大短板是只顾眼前、离心离德”上的传承

荀子在《议兵》篇中说:“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,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鋭士,秦之鋭士不可以当桓、文

之节制,桓、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、武之仁义。” 荀子认为齐兵以技击见长却是“亡国之兵”,因为他们是用金钱买来

的雇佣军;魏兵经过高强度训练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却是“危国之兵”,因为征战频繁对他们的赏赐过多,导致国家财力

下降,无以为继。

何承天在《安边论》中说:“梁用走卒,其邦自灭;齐用技击,厥众亦离。”这里的“齐用技击”就是“齐之技击”;“梁用

走卒”就是“魏氏之武卒”。此几句的词组结构,亦证明了荀子《议兵》篇对何承天《安边论》的影响。





六、沂蒙红色兵学对荀子兵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
荀子认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君王的指挥,这是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文化基因所在。

沂蒙红色兵学即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在毛泽东兵学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第一、二次国内革命战争,抗日

战争,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对战争规律性的总结与认识。简而言之,沂蒙红色兵学就是毛泽东兵学思想在沂蒙地区

的具体运用。

第一,从荀子的“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”“在乎善附民”到“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,军队是人民军队”
“人民这个条件,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。”(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)

“兵民是胜利之本。”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众之中。日本敢于欺负我们,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

无组织状态。克服了这一缺点,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,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,我

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,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。”“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,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

军队,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,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。”(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)

“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,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,都具有自觉的纪律;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

私利,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,为着全民族的利益,而结合,而战斗的。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,全心

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,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。”“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,便没有人民的一切。”(毛泽东《论联

合政府》)

陈毅元帅曾经说过“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”。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期间“最后一碗米,要做军粮;

最后一尺布,要做军装;最后一个儿子,要送战场。” 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,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,20多

万人参军参战,10万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之上。

革命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,只有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,才能进行革命战争。这是对荀子“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”“在

乎善附民”兵学思想的传承与弘扬。

第二,从“仁者之兵、王者之志”“兵者禁暴除害”到“革命战争是正义战争”“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”

“力不若牛,走不若马,而牛马为用,何也?曰:人能群,彼不能群也。人何以能群?曰:分。分何以能行?曰:义。”

(《王制》)荀子的著名论断之一就是“明分使群”,“明分使群”能够进行下去的原因就是“圣王贤相”深明维护好实现

好全天下之人的根本利益,这就是“义”,符合这个原则就是“正义”,不符合就是“非正义”。

“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”,“历史上的战争,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。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。

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,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。” “人类的大多数和中国人的大多数所举行的战争,毫无疑

义地是正义的战争,是拯救人类拯救中国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事业,是把全世界历史转到新时代的桥梁。”(毛泽东

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)

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通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推翻了压在包括沂蒙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(外

国资产阶级,封建地主阶级,官僚资产阶级),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,这就是最大的正义。

“革命战争是正义战争”“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”,是对荀子“仁者之兵、王者之志”“兵者禁暴除害”兵学思想的传承

与弘扬。

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,兵民是胜利之本,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,革命战争是群众

的事业,动员了广大军民,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,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,造成了克

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。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,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。(毛泽东《论持

久战》)

我们共产党人,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,唯一的方向,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,战胜万恶的日寇。(毛泽东

《论持久战》)

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,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。(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)
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,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。
第四,从“辟田野,实仓廪,便备用,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”到积极防御与适时进攻相结合

承认积极防御,反对消极防御。在敌大我小,敌强我弱的条件下,战略防御阶段必须实行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

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,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达到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,借以逐渐改变战争

力量的总体对比,最终把战略防御推向战略进攻。

第五,从“不可使欺百姓”到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

荀子认为军队将领宁可自己被君王所杀,也不可以使自己率领的军队去欺负老百姓,损害老百姓的利益(可杀而不

可使欺百姓)。这是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的文化基因所在。

三大纪律:一切行动听指挥;不拿群众一针一线;一切缴获要归公。
八项注意:说话和气;买卖公平;借东西要还;损坏东西要赔偿;不打人骂人;不损坏庄稼;不调戏妇女;不虐待俘虏。
后来据此编写的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更是通俗易懂地唱出了“不可使欺百姓”的根本要求。
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,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。
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,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;
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,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;
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,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。
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,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。
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,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;
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,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;
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,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;
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,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;
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,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;
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,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;
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,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;
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,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。
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,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;
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,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;
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,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!




Copyright © 2014-2019 www.chinaxun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 

    中国荀子网运维 电话:13051618021  微信:22993341

        有别字、漏字、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

        冀ICP备14001315号   邮箱:2299334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