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  加入收藏 |   在线互动 |   联系我们

主办单位: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

         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

         邯郸市荀子研究会

协办单位:邯郸学院荀子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邯郸市旅游局  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

承办单位:邯郸市荀子中学

运维单位:荀卿庠读书会

原著与翻译
教育思想
当前页面  /  首页  
荀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
发表时间:【2014/9/17 9:20:05】 浏览次数:9793次

刘志轩

    荀子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座里程碑。荀子对人类社会的思考,是从历史的社会实践中提升出来的。今天,我们学习优秀的历史文化,吸取荀子教育思想的精华,也应该从现代的社会实践出发,给予新的解读。

    一、教育家荀子

    荀子出生在邯郸,家中贫苦,自幼志向远大。15岁只身到齐国的稷下学宫求学。

    稷下学宫是齐国用巨大的财力物力打造出来的高等学府。这里汇集了列国各个学派的名家。幼年的荀子像一株期盼成长的幼苗,进入了肥沃的土壤,吸取丰富的营养,茁壮成长为一株参天大树。

    在众多的著名学者中,齐襄王称赞荀子“最为老师”。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最有学问的老师,或者最令人尊敬的老师。

    由于荀子出类拔萃的才华,他曾经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。稷下学宫不是行政机关,是各派学者聚集的文化殿堂。学宫的祭酒是一个没有行政权力的职位。但是,学宫里既有初学的青年学子,也有研究学者,更有德高望重的学派领袖。没有超人的学识,没有很高的品德修养,是不能担当祭酒这个众目睽睽的职位的。

    学宫的讲坛是自由论坛,可以随意发表见解。你站在上面可以这样讲,我站在上面可以那样讲。讲的当然不会是生活琐事,而是儒家、墨家、道家、法家等各个学术派别对纷乱的社会现实的见解。

    学派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群体。孟子在稷下学宫的时候,有拥护孟子的学生组成的儒家学派群体。荀子做祭酒,自然也有拥护荀子的学生组成的儒家学派群体。所以,荀子在稷下学宫的学生会有很多。

    以后荀子离开齐国的稷下学宫到楚国的兰陵做县公。作为县公的荀子,在兰陵除了努力实践他的政治、经济主张;还兴办学校,亲自教授学生,实践他的教育主张。

    荀子在楚国兰陵做县公前后有十七年,把兰陵搞得非常好。生产发展,百姓富足,并且影响到整个楚国,使整个楚国都富强起来。但是,一场突然的政变,楚国的令尹,也就是丞相被杀。荀子受到株连也被罢官。

    这个时候的荀子已经七十多岁。年轻的时候,荀子曾经带领他的学生游历列国,宣传他的政治主张,如今年老了,他哪里也不愿意去了。罢了官,就留在兰陵办学校,教授学生,做一个纯粹的乡村教师。列国的学子听说了,纷纷从很远的地方跑到兰陵来向荀子求学。

    从稷下学宫的学术领袖,到出任县公在兰陵办学,再做乡村教师,前后数十年间,荀子教授过许多的学生。史书中记载的有李斯、韩非、陈嚣、毛亨、张仓、伏生、浮丘伯等等。这些学生都很有成就。

    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,做了大秦帝国的丞相。韩非写下数十万言的著作,成为集法家之大成的法家代表人物。毛亨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保存下荀子传给他的《诗经》,成为后世传授《诗经》的巨人,人称大毛公。张仓作过汉代多年的丞相。伏生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唯一能够讲授《尚书》的学者。汉孝文帝派晁错到他家里去学习《尚书》。后人评价说:“汉无伏生,则《尚书》不传;传而无伏生,亦不明其义。”浮丘伯人称包丘子,是汉代著名儒士,在都城长安教授学生,影响也很广。

    一个老师,一生培养了这样许多有成就的大家,历史上可有几人?唯荀子也。

    荀子,在两千年前培养出这样许多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影响的重量级弟子,不能不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敬畏,心服口服的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。

    二、荀子的教育思想

    荀子是一位具有长期教学实践的教育家。他的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想出来的,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。

    荀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,细说起来内容很多。如果简单扼要的讲,我把它用荀子的两句话来概括。第一句,“国将兴,必贵师”。第二句,“途之人可以为禹”。

    先说第一句话“国将兴,必贵师。”(荀子《大略》)

    荀子认为,国家要发展,要兴旺,要强盛,就必须首先发展教育,必须尊贵老师。在这里,荀子讲的是“必须”,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怀疑,可以犹豫,可以讨价还价的。

    荀子的这句话,非常明确的讲清楚了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,阐明了教育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中的地位。

    荀子说,“不富无以养民情,不教无以理民性。”(荀子《大略》)不让人民富裕就不能调养百姓的感情,不对人民进行教育就不能条理百姓的本性。荀子引用《诗经》里的话,“‘饮之食之,教之诲之。’王事具矣。”就是说,掌握政权的人让老百姓有吃有喝,对老百姓进行教育,王者该做的事情就做完备了。所以,无论是从强国来讲,还是从提高国民素质来讲,都必须重视教育。

    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和民族,只能够贫穷、挨打。国家要发展,要强盛,首先需要的是人才。人才从哪里来?教育。两千年前是这样,如今到了21世纪,进入电子时代,培养人才更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务。

    培养人才,关乎国家兴亡,这个道理并不难懂,谁都会讲,但是,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。教育是一个长期投入的事业,不会立即见到效果,急功近利的人为了眼前的事情往往把教育排挤到边沿上去。殊不知,失去长远的利益就是失去国家的未来,失去民族的明天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
    过去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我们不仅不能在实际工作里摆正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,也不能摆正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。一会儿讲尊师,一会儿批判“师道尊严”。搞得老师自己也无所适从,不知道究竟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上。

    荀子把“尊师”提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。他说,“国将衰,必贱师而轻傅;贱师而轻傅,则人有快。人有快,则法度坏。”(《荀子·大略》)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,必然看不起老师;看不起老师了,人的性情就会放纵;人的性情放纵了,法令和制度就会破坏。

    荀子还指出:“人有师有法而知,则速通;勇,则速威;能,则速成;察,则速尽;辩,则速论。故有师法者,人之大宝也;无师法者,人之大殃也”。(《荀子·儒效》)国家兴盛的一个标志就是“贵师”。尊贵老师,在老师的教导下,知、勇、能、察、辩这些促使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就能够发挥,国家因此而强盛。所以,有老师是人类社会的“大宝”,没有老师,是人类社会的大灾难。

    在这里,荀子讲的是要“贵师”。就是说,对于老师,不是要一般的尊敬,而是要尊贵,对老师要高看一眼。

    人都要有尊严。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,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得有尊严。老师是培养与造就国家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,老师是每个家庭儿女成长的领路人。老师的职业是非常光荣而又神圣的。所以,荀子讲,对于老师,不仅仅要给予人人都应该有的做人的尊严,还应该让他们“尊贵”,让社会对他们尊敬。

    当然,就老师自身来讲,应当自爱,自尊。社会越是尊重老师,老师越是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,为人师表,做学生和社会的模范。只有老师不断学习提高,才能让学校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。

    荀子的第二句话,“途之人可以为禹”。

    这句话出自荀子的《性恶》篇。荀子在阐述“人之性恶”的观点之后,指出了人改变恶的本性走向善良的途径和方法。他提出的具体目标,就是学习大禹,做像大禹那样的人。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做是荀子教育思想的总纲。

    从“途之人可以为禹”这句话里,我们能够理解和引申出荀子教育思想的哪些内涵呢?

    (1)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。

    大禹是上古时代的伟人,中华民族的英雄。荀子以学习大禹为目标,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。

    学校不是工厂。学校工作的对象不是钢铁、棉纱,是学生,是人。工厂出了废品,可以扔进废品堆里去,送到炼钢炉重新溶化成铁水。学校出了废品,毁掉的是一个人的一生,是国家的未来。所以,老师的责任就不仅是教书本。书本是工具,最终的任务是育人。如果老师仅仅是教书本,那就和木匠、泥瓦匠没有什么区别,是一个无视生命的教书匠。

    “学者,固学为圣人也,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。”(荀子《礼论》)学习的目的是什么?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习成为圣人,并不是学成没有道德的人。这是学生的学习目的,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。

    如今,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压力很大,感觉现在的学校问题太多。既要费尽千辛万苦提高升学率,又要提心吊胆,防备学生出什么意外的事情。学校的纪律定了许多条,老师几乎天天要加班,还是不断出一些不该出的事情。

    问题在哪里呢?主要的问题是每天疲于应付,没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。

    育人的中心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大目标。我们不能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。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人生的大目标,学生就有了学习自觉,有了学习的内动力,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。

    什么是教师的成绩?不是分数,不是升学率,是师德,是育人,是学生的高素质。

    育人第一,把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培养成像大禹那样的人,这是人民对教育的最高期盼,也是教育对我们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。

    这是荀子教育思想的真谛。

    (2)教育的全民性与平等观。

    “途之人可以为禹”,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大禹。请注意,荀子讲的是“途之人”,在路上走的人,也就是任何人,是人人,不是说一个人,是每一个人。也就是说,学习大禹,并不是少数人的目标,是全民的目标,是全民努力学习的方向。这是一种全民教育思想。

    在这里,荀子还告诉我们,在学习大禹的道路上,人与人是平等的。大家起点一样,本性都是恶的,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。不是谁天生就可以成为大禹,谁天生就不能成为大禹。无论什么人,只要自己努力,都可以改恶从善,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贤。能不能成为大禹,并不取决于天分,也不取决于财富和地位,只取决于个人的努力。

    既然学习大禹是全民性的,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,那么在学习的道路上,我们就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条件和机会。不应该人为的去制造不平等。比如城市和农村、重点和非重点,等等。

    同时,在学习大禹面前,老师和学生也是平等的。老师要教育学生,就应该在学习大禹的道路上先走一步,做学生学习大禹的榜样,品德的先导。

    老师应该平等的看待学生。在学习大禹的道路上有先有后,进步有快有慢,谁快谁慢,只是暂时的现象。不能歧视后进,不能把学生的暂时状况看作是永久的、一成不变的。应该鼓励后进赶上先进。

   (3)教育的全面发展观。

    大禹告别新婚的妻子,离家一去十三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,具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;大禹总结前人治水失败的教训,把堵截洪水改为疏导洪水,具有求取人与自然和谐的大智慧;大禹不惧艰险,披荆斩棘,引导洪水东流入海,取得治水的成功,具有无畏的大勇敢。从大禹表现出来的行为里,我们可以看出,大禹是一个德、智、勇全面发展的人。

    中华民族古代的英雄、圣人很多,比如女娲、尧舜等等,荀子为什么不讲这些人,唯独把大禹推出来作为榜样要我们学习呢?他看重的就是大禹德、智、勇的全面呈现。

    德、智、勇,失去任何一面,都是偏废。荀子的学生李斯智慧很高,也很有勇气,但是品德不端,自私自利,心胸狭窄,他害死同学韩非,还与赵高合伙篡改秦始皇的遗诏,逼太子扶苏自杀。荀子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辱。所以,一听说李斯做了秦国的丞相,荀子心中很不痛快,几天不吃饭。为什么?他担心李斯做了丞相,会给刚刚统一了的天下带来灾难。事情果然不出荀子所料,秦国没有像秦始皇所想的那样,把大秦帝国一世、二世、三世永久传下去,而是仅仅15年,到二世就完了。

    从荀子对李斯的伤心,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是多么的重视做人的品德。荀子说“形相虽善而心术恶,无害为小人也。”(荀子《非相》)外表虽然漂亮,但是思想丑恶,也不妨碍成为小人。“离道而内自择,则不知祸福之所托。”(荀子《正名》)背离人世间最根本的道理,而自己随意去选择,就不晓得福祸究竟寄托在什么地方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品德,是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。

   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,是中华民族的后代,是德智勇全面发展的人才。我们学校应该传授知识,但是不能仅只是传授知识;老师的任务也不能是单一的传授知识;学生的任务也不能是单一的追求知识,比追求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品德。一个缺德的学生进入社会,不会是一个社会的建设者,只能是一个社会的破坏者。我们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走进社会,也会像荀子一样,感到痛心的。

    (4)教育要与实践结合。

    大禹的品德和智慧不是在书斋里产生的,是在实践中产生的。荀子以大禹作学习的榜样,其内涵还告诉我们,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像大禹那样的实践家,而不是培养只会讲空洞道理的空谈家。教育不能是单单在教室里讲书本,要和实践相结合。

    荀子说,“不闻,不若闻之;闻之,不若见之;见之,不若知之;知之,不若行之。学至于行之,而止矣。行者,明也。”(荀子《儒效》)学问到了实行,才算达到了最高的终点。学问到了能够实行的地步,才算把这件事情真正搞明白了。这就是行高于知,实践检验真理。

    荀子在他的著名文章《劝学》里很形象的描绘了两种学习态度。他说: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蠕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”就是说,君子的学习,是听在耳朵里,记在心中,融汇在全身,表现在一举一动。轻微的言语,细小的动作,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。

    君子的学习是学了就实践,其他人的学习如何呢?他说“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,口耳之间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”小人的学习,是从耳朵里听进去,又从嘴巴里出来。从这只耳朵听进取,从那只耳朵就跑了,学了等于没有学。

    荀子还说,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,现在的人学习却是为了别人。君子的学习,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身心;小人的学习,是把知识当做好玩的小动物。

    荀子说,“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,国宝也。口不能言,身能行之,国器也。口能言之,身不能行,国用也。口善言,身行恶,国妖也。”(荀子《大略》)

    在这说和做这个问题上,荀子把人分为四种,最为完备的是“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”。这样的人嘴里能讲出来,还能够身体力行,在实践中表现出来。荀子称他们是国家的宝贝。

    第二种人“口不能言,身能行之”, 嘴不能说,把道德和知识都埋藏在心里,但是能够身体力行,荀子称他们是国家的器物。这些人在实践上是行家,就像是一个能用的物件,放到哪里都好。

    第三种人是“口能言之,身不能行”, 嘴巴很能说,有知识懂道德,但是一做起来就错,荀子说这样的人,可以利用他能说会讲的长处。

    第四种人“口善言,身行恶”,嘴里说得条条是道,行为上却尽干坏事。这种人可怕,可恶,荀子称他们是“国妖”。

对于这样四种人,国家应该怎样对待呢?荀子说,要“敬其宝,爱其器,任其用,除其妖。”就是要敬重宝贝,爱护器物,使用用具,除掉国妖。

    荀子把有道德有知识又能实践的人称为国宝。可見荀子是既重视知识与道德的传授,又重视實踐,兩者並重,不可偏废。

    我们培养的学生,不能在德育考试的时候得一百分,在和人交往的时候总爱站小便宜。在学校不知道尊敬老师,回到家里不知道孝敬父母。

    一句话,脱离实际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,是害人的教育,也是误国的教育。

    (5)教育的终身性。

    荀子说,“学恶乎始恶乎终?曰,其数则始于诵经,终于读礼;其义则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。”(荀子《劝学》)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?荀子回答说,如果按顺序来说,学习是从诵读《诗经》《尚书》开始,读到《礼》就结束了。按照学习的意义来讲,学习是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开始,到成为圣人才可以终结。

    学习大禹是终身的事情。荀子说,“学不可以已。”(荀子《劝学》)学习是不能停止的。要活到老,学到老。能够做到这一点,人才是人。做不到这一点,那就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。

    所以说,教育不仅是面对青年人的事业,它是一个面对各个年龄段的终身事业。

    (6)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  

    我们学习大禹,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,为什么大禹能具有那样伟大的品格呢?大禹的品格是祖上遗传的呢,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?

    荀子反对“龙生龙凤生凤”的观点。他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都一样。那大禹的品格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父母、老师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。大禹的父亲鲧是黄帝的一个孙子。鲧在尧舜的身边做官,他忠于职守,辛勤治水,虽然被舜帝杀了,并不是品德问题,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好。大禹从父亲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品德,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。

    从荀子的一段话里可以看出荀子是多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。荀子说:“居楚而楚,居越而越,居夏而夏,是非天性也,積靡使然也。”(荀子《儒效》)一个人生下来,你让他居住在楚国,他就和楚国人一样;居住在越国,他就和越国人一样;居住在中原,就和中原人一样。这不是天生的本性,是在不同环境中长期积累的结果。

    荀子还说:“故君子居必择乡,遊必就士,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。”(荀子《劝学》)一个人居住要选择有修养的邻居,出游要接近品质好的朋友,为什么要这样?为的是防止沾染上邪恶的行为,接近优秀的德行。

    教育要想达到好效果,就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。包括校园外的环境,校园内的环境,班级的环境,以及家庭的环境。

    在这里,荀子不是讲环境决定一切。但是,生存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,决不可小视。美国一个教育家说,把孩子交给我,让他们在我控制的环境里接受教育,我选择不同的训练基地,我担保可以让他们成为任何专家,包括医师、画家、企业家,同样也可以成为乞丐。

    现在,社会上污七八糟的东西太多,影响到学校也不是一片纯洁的净土。所以,用心营造学校的环境,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19 www.chinaxun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 

    中国荀子网运维 电话:13051618021  微信:22993341

        有别字、漏字、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

        冀ICP备14001315号   邮箱:22993341@qq.com